第233章 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_重生1993,我在首都收房租
笔趣阁 > 重生1993,我在首都收房租 > 第233章 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33章 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

  王鸣岐笑了起来。

  “你笑什么?”

  “你们不想想,人家把你们全开除,谁给他工作啊?”

  “额……开除一个人都不行。”

  “那些刚拿钱不干活的也不能开除?”

  “额……”

  “你也挺讨厌那些光拿钱不干活的吧?”

  “是啊,确实很讨厌,我感觉,我们厂子里三分之一的人都应该开除。”

  “你看看,你都看不下去了,人家买厂子的老板不明白?”

  王鸣岐身边的几个人都不说话了。

  王鸣岐已经了解了应该知道的信息,李茂前不是个好鸟啊。

  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果然是至理名言。”

  王鸣岐回到二叔家,一会功夫,王云山也来了。

  王鸣岐把情况向王云山介绍了一下。

  王云山皱起了眉头。

  “爹,能解决吗?”

  “解决倒是好解决,可我感觉不大符合江湖规矩。”

  “什么江湖规矩?”

  “很明显,那两个厂长已经盯上酒厂了,按照江湖规矩,是人家先看上的,人家也做了一些准备,咱们要是半道截胡,坏规矩。”

  王鸣岐彻底无语了。

  都这时候了,他爹还讲究个先来后到。

  “爹,您可考虑清楚了,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,县里的好企业不多,酒厂算一个。”

  王云山一拍大腿,说道:“管他的,他们这么做不地道,坑害老百姓,不讲江湖道义,干了。”

  “爹,走,去县里谈谈。”

  爷俩从县政府后门进去,被人带到了会议室。

  宋峥主动伸出手跟王云山握了握手。

  “一直听说咱们市里出了两个能人,带着一个村子的人发家致富,今天终于见到了。”

  王云山有点紧张,虽然他走南闯北的见识多,但从来没跟一个这么大的领导握过手。

  王鸣岐笑道:“都是政策好,领导们领导的好。”

  “哈哈。”,大家笑了起来,也不知道笑的什么。

  坐下后,宋峥才问道:“我听他们说,王总想买下酒厂?”

  “是有这个想法,不过现在遇到了点阻力。”

  宋峥说道:“这种事情很常见,毕竟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嘛。”

  “是的,刚才我跟外面的工人聊了聊,有人从中煽风点火,说我一个月只给一百块工资,还要把工人全部开除。”

  武毅书说道:“我们也掌握了相关情况,一会就召开常委会,对酒厂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。”

  “有了县里的支持,我们把县酒厂做大做强的想法就更强烈了。”

  宋峥说道:“我想问一下,王总能不能多收购一个酒厂?”

  王鸣岐愣了,王云山也愣了。

  宋峥苦笑道:“咱们寒利市一共八个县,县级酒厂有十个,只有三个酒厂还能保证工人的工资。”

  王鸣岐思考了好一会,问道:“百年以上历史的酒厂有几个?”

  “只有一个,其他的全部都是建国后建厂。”

  “在哪?”

  “明州县白水镇,历史比你们县的还要长,能追溯到明朝。”

  追溯到明朝?开什么玩笑,你敢说,我也不敢信啊。

  “明州县县治有记载,明朝崇祯年间就有了,至于是不是原址,已经不能考证了。”

  “规模多大?”

  “一千五百名职工。”

  王鸣岐想了想,说道:“宋书记,您看这样行不行,我先拿下我们县的酒厂试试看,如果效果好,再以酒厂为收购主体,看看能不能收购白水镇酒厂?”

  宋峥本来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问,成不成的,他也不关心,我一个市委书记每天日理万机,一个县级酒厂的事,还不够我操心的。

  “那也可以。”

  武毅书说道:“王总,把你们收购的要求说一说?”

  王鸣岐的要求很简单,他不接收退休职工以及以前产生的所有行政性支出,但可以承担银行贷款等债务,同时,他只保留酒厂三分之二的职工。

  随后,宋峥接着召开常委会进行讨论。

  收购一个酒厂是很复杂的事情,王鸣岐也没打算几天之内就办完。

  等会议室内只剩了宋峥和王鸣岐,宋峥才问道:“王老板,咱们市一直在招商引资,如果你的旗下有合适的产业,希望能尽量往咱们市倾斜一些。”

  王鸣岐打了个哈哈,表示一定会考虑。

  至于来不来市里投资,王鸣岐还不敢打包票。

  第二天一早,大舅刘思功和表哥刘博就早早的到了大王庄。

  刘博从松花江面包车上不停的往下搬礼物,都是成箱成箱的烟酒糖茶。

  “表哥,你这是干嘛?”

  “孝敬大姑和大姑父的。”

  “看来是发财了?”

  刘博嘿嘿笑道:“还行还行。”

  “看来绿岛的市场不小啊?”

  “咱家的Vcd根本就不愁卖,加上刘经理那边格外关照一些,一个月给了我将近两千台。”

  “好家伙,一个月两百万啊。”

  “那倒不至于,百十万还是有的。”

  刘博带来一辆松花江,正好解决了车子不足的问题。

  一家人直奔市里。

  刘好军一家子住在市水泥厂的宿舍区。

  造水泥的就是不一样,家属区地面几乎全被硬化了。

  刘西尧早早的就等在小区门口,看到王鸣岐的车子过来,赶紧帮王云山拉开了车门。

  “王老哥,王老弟,欢迎欢迎啊。”

  王云山介绍道:“这是我大舅哥,素玲的舅舅,今天过来认认门。”

  “哎呀,欢迎欢迎。”

  刘家的房子是典型的公房,五十多个平方,两室一厅的格局。

  刘家已经来了很多人,刘西尧一个个的介绍了个遍,除了刘好军的叔叔以外,还有他的舅舅和姑父一类的人物。

  王鸣岐完全记不住他们的名字。

  倒是刘好军的妹妹吸引了王鸣岐的注意。

  刘好军的妹妹刘茵跟王素新一样的年龄,今年都读高一。

  后世,王鸣岐好像在电视上见过刘茵,她是寒利市最大的国企,鲁中省星光制药厂的总经理。

  王鸣岐之所以记住他,还是因为刘好军的原因。

  见大人们商量着两人的定亲的事,王鸣岐把刘好军和王素玲喊了出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zjyys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zjyy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